清風無力,落日余暉。
這淡淡的日子把我帶回到一個十分期待夏天的回憶里,在年幼時覺得“立夏”就是夏天到了,天氣變熱了!而隨著時光的推移,我對“立夏”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和時間相對應的二十四節氣,在節氣中總能找到關于歷史、習俗和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變化。
立夏來臨之際就是告別春天,進入炎炎夏季的標志。隨著溫度的明顯升高,雷雨開始逐漸增多,農作物也將進入旺盛的生長時期,就如同那在春天時含苞的小種子,即將在夏天綻放……
然而民間也有著“立夏見三鮮”的嘗新習俗,三鮮有“地三鮮”“樹三鮮”“水三鮮”之分。那對于孩子來說最喜歡的就是編織蛋套了,他們對于這樣的手工編織充滿了熱情與興趣。
在立夏時節,除了人們充滿著熱情與興趣之外,還有一些小動物,比如青蛙和鳥兒。在傍晚時分,沉寂多時的蛙聲突然在你耳邊響起。第二天清晨你會聽到雛鳥嘰嘰喳喳的聲音,估計是剛出生的小寶寶,這新生的力量真美好??!
在這段日子里,我愿意百無聊賴地坐在窗前,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,看到院子里幾個小朋友正在跑來跑去,追逐隨風飄浮的柳絮。此刻,窗外的芭蕉葉清新碧綠,讓暑熱都減退了幾分。
如果還吃了豌豆糕的話,就不怕四肢無力了,那慵懶的狀態漸漸散去。因為它和綠豆粥一樣可以清涼去火,爽口綿甜,是夏日的解暑佳品,可以使自己在悶熱的夏天精神百倍。
人們都渴望,在外面烈日當空時,手拿一根冰棍,走進一個個被類似爬山虎的藤蔓植物所圍繞的涼亭,是一派綠意盎然,涼風習習。指間大的花苞與卷曲的藤蔓交織在一起,隱隱有幾個淡紫色的身影躲藏其間,淡淡的清香隨之飄散開來……
立夏,點綴明媚的自然;立夏,凝聚溫馨的回憶;立夏,輝映燦爛的歷史!
(岳陽樓區東方紅小學六年級370班 龔唯恩)